English

作家的“快乐死”

1998-04-0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著名作家陆文夫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:作家有三种死,一种是自然死,即心脏停止跳动;一种是痛苦死,作为人来说他还活着,但由于各种磨难不得不中断写作,对作家来说,他已经死了;还有一种就是快乐死,作家忙于应酬,耽于社交,热衷做报告赴宴会,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发表作品。

第一种死,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法避免的,当死神召唤的时候,不要说作家,就是伟人,也无能为力。第二种死,对一个视文学为生命的作家来说,的确是痛苦不堪的,剥夺他写作的权利,等于剥夺他的生命,真正是“虽生犹死”。但是,在这种厄运之中,孤单而又孱弱的作家,也往往无能为力。而这最后的一种死,则是因为作家抵御不住俗世给他端上来的那盘甜蜜的毒品的诱惑。其死法,有点像吸毒,每一次刚刚吸入毒品时,快乐无比,如入仙境。然而,毒素一点点积存到体内,便一步步销蚀他的肌体,使之萎靡不振,形销骨立,最后在一次次的“快乐”中走向死亡。

让人感到欣慰的是,今天,“痛苦死”的作家,已越来越少了;然而,令人揪心的是,“快乐死”的作家却日渐增多。有的热衷于报告会宴会舞会,还有的热衷于媒体的宣传和炒作;有的陶醉于研讨会的掌声中,还有的陶醉于典礼仪式的庄严中;有的甚至还陷入了酒池肉林,滑向了纸醉金迷。

是的,一个作家如果没有定心和毅力,虽然现在政治民主、法制健全、物质富足,仍然充满着“杀机”:有纸醉金迷的“洪水”,有酒池肉林的“陷阱”,还有文山会海的“围城”……要避免“快乐”而死,就全看你能不能凭着自己的精神支柱,自觉地抵制住种种美丽的诱惑———因为文学创作,毕竟是“世界上最孤寂的职业”,正如福克纳所说的。

在这方面,许多文学大师为我们树立了楷模。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、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·希姆博尔斯卡为了写作而吝于交际,为了文学而节省谈话,一生只做过三次演讲。即便如此,她仍然感到“备受折磨”。海明威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仅1000字,即便如此,结束时,他还是说:“作为一个作家,我已经讲得太多了。作家应该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,而不是讲出来。”福克纳则拒绝与人讨论自己的作品。昆德拉也曾就卡夫卡的生平评论说:“当卡夫卡比约瑟夫·凯更引人注目时,卡夫卡即将死亡的进程便开始了。”的确,一旦“快乐”了,也就“死期不远”了。

其实,这种“快乐”的死,在某种意义上说,也仍然是一种惨死:生命活力被白白吞噬,聪明才智被无形耗散,这是比肉体消亡更可怜可叹可悲的。

而且,这种“快乐死”现象,又岂独作家为然?理论家、科学家、艺术家等,也都面临着这种“死”的诱惑和威胁。

面对这种吞噬活力、消耗才情、弱化品性的快乐,立定你的心志,淡泊你的心境,砥砺你的意志吧。让我们在文字或者工作中涅!著名作家陆文夫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:作家有三种死,一种是自然死,即心脏停止跳动;一种是痛苦死,作为人来说他还活着,但由于各种磨难不得不中断写作,对作家来说,他已经死了;还有一种就是快乐死,作家忙于应酬,耽于社交,热衷做报告赴宴会,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发表作品。

第一种死,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法避免的,当死神召唤的时候,不要说作家,就是伟人,也无能为力。第二种死,对一个视文学为生命的作家来说,的确是痛苦不堪的,剥夺他写作的权利,等于剥夺他的生命,真正是“虽生犹死”。但是,在这种厄运之中,孤单而又孱弱的作家,也往往无能为力。而这最后的一种死,则是因为作家抵御不住俗世给他端上来的那盘甜蜜的毒品的诱惑。其死法,有点像吸毒,每一次刚刚吸入毒品时,快乐无比,如入仙境。然而,毒素一点点积存到体内,便一步步销蚀他的肌体,使之萎靡不振,形销骨立,最后在一次次的“快乐”中走向死亡。

让人感到欣慰的是,今天,“痛苦死”的作家,已越来越少了;然而,令人揪心的是,“快乐死”的作家却日渐增多。有的热衷于报告会宴会舞会,还有的热衷于媒体的宣传和炒作;有的陶醉于研讨会的掌声中,还有的陶醉于典礼仪式的庄严中;有的甚至还陷入了酒池肉林,滑向了纸醉金迷。

是的,一个作家如果没有定心和毅力,虽然现在政治民主、法制健全、物质富足,仍然充满着“杀机”:有纸醉金迷的“洪水”,有酒池肉林的“陷阱”,还有文山会海的“围城”……要避免“快乐”而死,就全看你能不能凭着自己的精神支柱,自觉地抵制住种种美丽的诱惑———因为文学创作,毕竟是“世界上最孤寂的职业”,正如福克纳所说的。

在这方面,许多文学大师为我们树立了楷模。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、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·希姆博尔斯卡为了写作而吝于交际,为了文学而节省谈话,一生只做过三次演讲。即便如此,她仍然感到“备受折磨”。海明威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仅1000字,即便如此,结束时,他还是说:“作为一个作家,我已经讲得太多了。作家应该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,而不是讲出来。”福克纳则拒绝与人讨论自己的作品。昆德拉也曾就卡夫卡的生平评论说:“当卡夫卡比约瑟夫·凯更引人注目时,卡夫卡即将死亡的进程便开始了。”的确,一旦“快乐”了,也就“死期不远”了。

其实,这种“快乐”的死,在某种意义上说,也仍然是一种惨死:生命活力被白白吞噬,聪明才智被无形耗散,这是比肉体消亡更可怜可叹可悲的。

而且,这种“快乐死”现象,又岂独作家为然?理论家、科学家、艺术家等,也都面临着这种“死”的诱惑和威胁。

面对这种吞噬活力、消耗才情、弱化品性的快乐,立定你的心志,淡泊你的心境,砥砺你的意志吧。让我们在文字或者工作中涅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